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太阳、圆月、汽车的车轮、呼拉圈、光盘、钟面等)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徒刑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
1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学生独立画圆。
2 )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 )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4 )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 )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 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 )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 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 。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 )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 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让学生联系画一个半径是4 厘米的圆,画出一条半径,标上圆心和半径的字母。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圆,看一看,自己画的、标的还有什么地方部不对。
3 )教学直径。
出示一个画有一条直径的圆,让学生观察这条线段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总结: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同学们你们画的圆也有直径,请你画一条圆。
4 )闭好眼睛,回想标圆心、画半径与直径的方法。
2、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1 题。
说说哪些不是半径或直径,为什么?
3、研究圆的特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现在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圆的特点。
1 )出示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把圆对折两次)
通过对折,你还发现圆有什么地方比较特别吗?(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2 )把你手中的圆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面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 )学生汇报回答上述四个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前面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 )
4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来总结一下圆的特征。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的第1 题。
填写表格,并说一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的第2 题。
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提问:使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先要确定什么?(求出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
3、判断题。
1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 )直径是半径的2 倍。
3 )画一个直径为4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 厘米。
4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5 )两脚间的距离越大,画出的圆就越大。
六、欣赏生活中的圆
谈话:瞧,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感觉怎么样?
师小结: 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七、全课总结
谈话:其实短短的一节课,要想真正了解圆还不太容易。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圆的世界吧!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2一、课题引入
1、课件出示:圆 这样一个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月饼、月亮、硬币、钟面……)
2、老师也收集了一组,瞧(出示图片)连大自然对圆也是情有独钟!(欣赏)
3、有什么感受?难怪20xx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完大量的平面图形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4、圆看起来很美,究竟是什么内在原因使得圆看起来那么美?现在就来研究圆的奥秘。
二、在画圆中,解读“圆”的概念
1、师:你能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预设:利用圆形物体描圆;利用工具画圆(有小孔的木条、绳子、圆规)
如果有学生用物体描圆,师则引导假如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圆形 ……此处隐藏32738个字……半。用字母可以表示为:r=1/2d;d=2r。
3、谈话:谁能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解释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三、巩固应用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按要求画圆。
自主练习第4题,画在练习本上,同桌互相检查。然后请学生交流一下,是怎样画的?
谈话: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就是圆心,两脚分开的距离是半径。
四、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
3、课时:1
4、师生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相关的网络资源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编排思路的第一个环节是 “动手动脑”,先让学生想办法画一个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的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所画的圆纸片剪下来,再引导学生动手对折,初步感受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概念。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发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最后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是建立在教师的指引和调控下,学生自我动手发现知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师生,生生互动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联系生活,提高圆的知识在生活应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游戏:摸圆形纸片游戏。
说到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2、游戏中概况圆的定义。
(1)师: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图形。)
(2)组织学生游戏:这里有一个黑色布口袋,将这些形状的硬纸片装入其中,你能从中摸出圆形吗?(让几名学生上台摸。)
学生摸完后,
师:有可能把其他图形当成圆形吗?为什么?
(3)结合学生叙述,小结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贴板书:“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学生举例巩固认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结合学生举例,多媒体出示其中的.一些物体图形。
(如果有学生说球体是圆,出示实物乒乓球说明其是立体图形,而不是圆,并切开它进行实验,指出它的截面是一个圆。)
4、学生观察课本第57页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
生:(车轮、花坛、水池……)。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1)“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2)“我能剪”环节,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三)、认识圆的特征
1、动手折一折。
生:折自己剪下的圆
师: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折痕交于一点。
师生总结: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师: 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2、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3、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4、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
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四)、圆规画圆
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规,认真观察一下圆规的样子。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师:请同学们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
小组讨论:(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