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子吟》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认知:学会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情感:感受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学习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工具书。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谈话交流。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游子?
你们离开过自己的父母,出过远门吗?
在你出门前你的父母忙些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3、激趣。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来看看一位叫孟郊的诗人在离家前的感受。
二、品读感悟,深化体验。
1、朗读古诗。
生自由练读。
小组练读。
汇报朗读:独诵、齐诵、表演诵、推荐诵等。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课件出示自主学习策略:
品读: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品读诗句。
理解:结合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欣赏: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旁写上批注。
生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交流。
汇报学习所得,师生评议,理解“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的含义,体会感情。随机板书。
配乐深情朗诵,内化诗情。
三、话题讨论,升华情感。
1、引出话题: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父母深厚的关爱中,同学们一天天成长,而父母日渐老去。那么,为人子女者,究竟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2、观看配乐图片《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自由表述观点,师述评。
5、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师配乐诗朗诵《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四、课外自选作业。
1、诵读《游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出行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衣的情景,再写下来。
2、以表现亲情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如“妈妈,我想对你说”等。
3、收集其他诗人赞颂亲情的诗作,古体诗、现代诗均可,小组内举行一次配乐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教学思考】
古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歌刻画了一位为外出的儿子精心缝制衣服的慈母形象,抒发了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诗歌语言质朴无华,然而内蕴深情,真切感人,诗末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更是道出了天下为人子女者的心声,成为历代传咏的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收有此诗,学生已早有接触,大多能够流利背诵。在本册教材第二组课文《荔枝》的教学中,学生在畅谈母爱的教学中曾提及此诗,深切地感受了母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我想,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如果不另辟蹊径的话,势必会与《荔枝》一课的情感体验重复,造成审美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学生原有理解基础上,另寻切入角度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呢?
我不由地想到了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呵护,却很少想到关爱父母,更难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哺育自己长大的亲人。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观念的丧失或行动意识的淡薄。于是,我决定抓住最后一句中的“报”字做文章,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享受母爱,更要回报母爱,回报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位亲人;我们不仅要在精神上爱他们,更要在行动上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
基于由上的想法,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两大环节——品读感悟,深化体验和话题讨论,升华情感。
在第一环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品读诗句,以独诵、齐诵、表演诵、推荐诵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朗读创造表现展示的舞台,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配乐诵读,学生逐步深化对诗歌情感的体验,较之以前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在第二环节的学习中,抓住“报”字引出话题——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及亲人?随后,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组感人至深的照片《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播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静寂,只有配乐中那清澈如泉的童声回荡,和着这组照片给了学生心灵极强的震撼,许多学生眼角泛起了晶莹的泪光。他们开始懂得:外表强健的父母,还有那已经老去的爷爷奶奶等亲人,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关心照顾。看着学生们目不转睛的眼神,我体会到了课堂上静的美妙与力量。
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汇报时一位女生声音颤抖地讲述了一个女孩和她母亲的故事,其他同学也深情述说了他们的感悟,也许,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但从他们动情的眼神、真诚的述说中,我看得出,他们内心深处情感之弦的深深颤动,无须华丽的词语,空洞的说教与表白,这一刻的感动让他们明白自己对父母也担负着一份责任。
最后,我朗诵了一首诗《孩子,在你还很小的时候》。由于情绪的激动,课件配乐时间的误差,我读得并不是很理想,可是依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知道,那是他们感动的掌声,感动于诗句里的真情,也许还是他们感谢的掌声,感谢我陪他们走过了这一节心灵之旅。
这组照片和这首诗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感动了许多人。我是一次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无意中看到的,觉得特好,就保存了下来。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的语文课要引进这样充满活力的清新的“时代之泉”,教材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教师备课读书也不仅仅是看教材教法专业理论。还有,想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不要让一天又一天的粉笔灰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意思,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所蕴涵的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吟诵诗句,体会诗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此处隐藏16732个字……>
1.《最后的信息》(背景音乐凄婉)
一位母亲留给她刚满4个月孩子的最后信息!抢救人员1.现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2.生活中除了生离死别外,不乏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时刻。你能回忆妈妈关心自己的事情吗?
生:……
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大声的问所有的人:(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让我们轻声的问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拓展延伸,丰富内涵
1、感受名句的影响:孩子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深切的呼唤,没有高声的赞美,然而一分浓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轻轻触摸着我们的心灵。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这样评价《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说明孟郊的诗都是肺腑之言,感人肺腑!直到现在,这首诗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广为流传。
2、读读相关诗篇,再次感受母爱。(课件出示)
母爱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五、激活表达,提炼感受(回报母爱)
1.孟郊每每想到一生孤凄的母亲,自己常常又不能服侍床前,便对自己充满深深的自责,他.为此还写了一首《别老母》
《别老母》[唐 孟郊]
Qiānwéi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孩子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这样的诗句你们还不能理解,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妈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2.. 你知道的关于母亲的节日有哪些?你们都为她们做过什么?
生:…….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母亲节是那一天?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20xx年5月9日 )
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那就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写在明星卡上,邮寄给你的妈妈。
3、在《游子吟》音乐声结束新课:最后,让我们在动人、婉转的音乐声中,把所有的感动融进这首诗里,再次吟诵《游子吟》。
六、课外拓展
1.课外阅读孟郊的另外一首《游子吟》以及《别老母》。
2.学唱《游子吟》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4一、情感铺垫:
1、我们来到人间,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母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仔细听,跟着唱,有什么感受?播放《母亲》
2、伴乐欣赏有关母爱的诗词名句,一分钟速记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儿行千里母担忧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无悔无怨,无休无尽,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世上最是母亲亲,断了骨头连着筋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为人父母天下大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二、读诗,了解背景
1、引入: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崇敬走进的课堂,感受孟郊笔下那慈爱的母亲,齐读课题《游子吟》
2、简介作者:唐代诗人孟郊出身贫寒,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大他。41岁开始,母亲鼓励他进京应试,不中。50岁时,孟郊第三次赴考,不负母亲期望中了进士,得了一个县尉的职,立即接母奉养。想起母亲的含辛茹苦,想起每次求学和赴考前母亲一针一线给自己缝制衣服,盼望远行的儿子平安归来,认为自己难报答母亲的深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朗读诗歌
a、初诗古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和读音,争取读得字正腔圆。晖(hui)
b、再读,读通顺,注意停顿和节奏。
c、配乐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和音乐美感。
三、解诗,初识爱
1、师:母恩难报,用孟郊的话说是—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那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2、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带着这样的思索,再读诗歌,借助注释,争取读懂每句话及诗歌的大概意思。
3、检查孩子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大概读懂了多少?读诗的时候,透过静止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四、品诗,深化爱
1、看图,听《游子吟》的歌曲,品读诗歌,沉入文本,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夜已经很深了,母亲还在昏黄的灯下缝着,补着,她摘下头上的簪子拨了拨灯芯,灯光明亮了些,孟郊抬起头来早已泪流满面,透过婆娑的泪眼,母亲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身影又浮现在面前……
小时候,母亲总是……
求学时,母亲……
远行前,母亲拉着孟郊的手语重心长的说……
落榜了,孟郊垂头丧气回到家中,母亲……
2、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自己在扪心自问,在反问自己像小草一样的心意能报答母亲阳光般的深恩吗?
3、情感迁移:我们的妈妈呢?她为我们了什么?我们能报答吗?
五、写诗,升华爱
1、母亲是伟大的,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
2、母亲不分春夏秋冬,不管何时何地,也不论你成功失败,始终陪伴你,母爱无处不在,那么我们该怎样用行动来爱母亲呢?
3、用上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一首歌,一个符号赞美我们的母亲,记录下此时的感受吧!
4、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处处充满了爱,有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
师生之爱,朋友之爱,在爱的沐浴下,我们健康茁壮成长。面对这样的爱,我们该怎样呢?
教师赠言:让我们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心存感恩,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吧!
5、播放《感恩的心》,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