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6-14 19:56:2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5篇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

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 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

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

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让生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带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读一读。

教师点拨:老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指转化为他所创造的一片绿洲,还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价值无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延长。

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或:因为青山饱含了种树人(山野老农)绿化环境、保护家园、为民造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会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保护好家园,青山就会长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交流感悟。

如:

1.你想对山野老农说些什么?对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2、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3、讲一讲自己身边保护环境的事例。

4、学习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五、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自然环境):险恶

奇迹(创造绿洲) 老人精神永垂不朽

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辛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设计题目:《美丽的折纸》

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折纸时必须遵守从前至后的折叠步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调理性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构思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课

《千纸鹤》flash入课。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纸鹤代表着什么?

二、讲授新课

我为学生提前准备好步骤图,以利于学生自己主动看图进行折纸活动。出示《纸鹤》步骤图,要求同学们先自己研究,然后找个同学上来带着我们一起来操作。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了,这样在兴趣十足的状态下开始了自己的折纸过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帮助”过程中培养起来了。他们自己进行折纸的时候,很轻松的就折出来了,因为他们已经很清楚折纸的方法了。

三、实践练习、展示学生作品

通过折纸鹤已经初步掌握折纸技巧,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创作作品的阶段,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折纸教程,人物、动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主题折纸。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等,学生可以到老师的网站去查找,也可以是课下老师让他们自己到网上去查找相关折纸的内容,已经会

的折纸直接折叠,自己创作也可以。每一组的成品都让其他小组去猜测是什么,比如“守株待兔”、“三只小猪”、“刻舟求剑”等等。展示作品的时候,不仅仅要展示他们的折纸,也要讲述和表演这个故事,这样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致。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讲述和表演,学生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四、发散思维

折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的一种,你们还知道那些民间艺术,有很多民间艺术已经失传,课后可以关注一下你所喜欢的民间艺术。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并非只是教师教学的结果,也是学生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形式是学生自主发现式的学习,即:老师象一个学习者一样提问问题,他们像教师一样说出如何进行,教师则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操作。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孩子的探索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总之,通过各种感官,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生活中的负数》单元第一课时《温度》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过程:

组织课前互动:

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学生介绍)

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看来我们班级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了。老师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上课吧。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刚才那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说了自己的优点,你知道张老师的优点是什么吗?告诉你,张老师的天气预报播的最好,特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你相信吗?不信啊?那我就播一段你听听,但是请你边听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将新闻中的数据记录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那张纸上,看谁的记录方式最简单、最清楚……(播新闻,播音员:20xx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昆明15℃,海口21℃,长沙5℃,西安0℃,天津—2℃,长春—8℃,哈尔滨—15℃。今天的天气预报就为您播报到这。学生记录)

张老师播的怎么样?天气预报天天播,看来温度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温度”(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负号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总结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把你记录数据的方法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合理、最简单、最清楚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汇报)

选出“+、-”的方法,你们想的真好,和数学家想的一样。

(二)会读温度,及温度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怎样读这些温度吗?(学生会就学生说)

(1)“℃”这个符号,我们读作“摄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师:每组桌面上都有一张图片,谁愿意也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来播一下天气预报?(指名一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听,你能从播报的温度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边听边思考,汇报)

(三)会使用温度计表示生活中的温度

在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温度计)

(1)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学生拿出温度计,每小组一个)从温度计上你知道些什么,又观察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0刻度线是红色标出的;

2、上面还标有数字:零以上的数字越来越大,零一下的数字也越来越大。

3、 0以上是零上的温度,0以下是零下的温度。

4、一个小格表示一度。

5、有一个℃的符号)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材背景:

这是一则寓言。寓言,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练、生动的故事里的文学体裁。它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事物“人格化”。这寓言写的是印度的一个挑水工,用两只水罐挑水。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另一只有条裂缝。后来当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时候,挑水工与其对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类以美的享受。

从课题“一路花香”着手,可以引起学生无限联想,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急于了解一路花香是怎样的一幅美景、为什么会一路花香、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

2、能自主学习课文,并通过合作拓展思路发展交流能力,抒发自己感受。

3、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或深或浅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应对的策略是精心设计,形成读书系列活动,并通过合作、交流能有所领悟。

三、教学准备:

1、挂图

2、关于“鲜花”的动画

四、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阐述:

教学步骤每个教学环节的教与学的设计(中间可以分成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部分)

每个教学法环节

设计意图的阐述

五、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抓住题眼,激发阅读兴趣。

1、师:板书“花香”,读读想想感觉怎样?再完整板书“一路花香”,再读读题目,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生说题:

(1)说到花,我们脑海里会自然浮现怎样的一幅图画?会用什么词来赞美来描绘?

(2)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有关花的词语。

(3)说到“花香”,我们又会想到哪些词呢。

(4)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关于“花香”的词语。

从题入手,想象课文可能描绘的景观,从易入手,从词入手。读题时要富有诗意的语气来朗读。

3、请学生扣住“路”字设置疑问:这一路的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的鲜花呢?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新课时,一般可以抓住题眼,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的情趣。

二、初读课文,养成习惯。

1、讨论:我们初读课文应该做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归纳学习的方法。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请全班学生推荐三名同学分节朗读,并讨论其他听的同学该做些什么?

5、学生读文,老师采访:取得这么好的读书成绩,有何感想?

6、精读课文对话部分,自行寻找伙伴分角色练读。

7、推选一组读,相机采访读得不太出色的同学有何感想?

8、再读角色对话,想想说说读懂的意思。

在初读课文时做到:读准子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索,勤动笔墨的良好习惯。

三、看画面,展想象。

1、欣赏动画,闭眼想象,一路鲜花的景象。

2、结合刚才的提供的词语描绘一下。

3、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破水罐给路旁鲜花的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利用媒体播放动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展开联想,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空间能力。

四、感悟课文,合作探究

这美丽的鲜花与破水罐有什么关系呢?.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自主→合作(先考虑,后小组讨论。)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读中理解,抒发感受

1、在班中你可能是个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学了这课文你会想……

2、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是个不太出色的人,想想小学时读的这篇课文你会想……

在探究中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以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寓言的哲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六、课内延伸,设疑拓展

1、师谈感受。

2、设疑:你从挑水工这个角色又体会到什么呢?

3、课外再要求学生读文。

读通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读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课文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通顺到流畅到感情朗读,在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困难,让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练习。通过采访,间接地让学生感悟课文主题。先抑后扬,通过观赏动画想象情境,让学生感受鲜花的美丽,然后与破水罐联系起来,一美一丑,一扬一抑,前后对照形成鲜明对比,领悟其间涵着的道理。设置话题,创造平台,让学生抒发感受,既内化了课文又拓展了文本。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告,要保持行动与目标的一致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明白什么是寓言。

二、引入,揭题,读题,解题。

1、学习辕、辙二生字(结合插图投影)

2、解题:南辕北辙指的是战国时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别人说他走错了,他硬说能走到。后来比喻行动和目的不相符。

三、观看课件,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看完之后让学生说说看懂了什么?

四、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生字圈出来。

2、划分段落,明白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认字表的生字。

4、说说难写的生字有几个,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排练课本剧,完成课后第3题。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明白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难点:

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6、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7、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后记: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