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说课稿

时间:2024-04-16 02:44:19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岳阳楼记说课稿1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阳楼记》。

针对这篇课文,我说课的提纲分为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部分。

首先,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进入第一部分教材与学情分析,在此部分中,我将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两个方面展开。在教材分析方面,我将具体分析本篇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在学习上一篇游记《小石潭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又对日后文言文的深入学习大有裨益。作者范仲淹在本篇文章中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熏陶和教育的好教材。

说完教材,下面就来说说我的学生。在学情分析方面,我主要从知识能力状况,心理特点和情感认知特点三点进行分析。

第一点:知识能力状况.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将近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一定地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识积累,阅读并不存在太大障碍。而从心理特点来说,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以上两点是八年级学生的普遍特征,而针对本节课来言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情感认知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非常丰富,但理性分析和情感的把握能力还不够成熟,对文章的主旨句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通过上述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方面,①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诱导法,分析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特色;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的借鉴。

根据以上分析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放在翻译课文,了解大意。体会文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掌握本文写作特色上。而教学难点的设定则主要根据学生理性分析和情感的把握能力还不够成熟的特点,我将教学的难点放在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上。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下述教法学法。在此部分中,我将从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教法方面,我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法,情景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生字词等相关信息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此外,还注重同学们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学会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与他人合作。

有了上述分析,我将展开我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在此部分中,我将从导入新课,预习检测,阅读探究,拓展延伸和作业布置五个环节展开介绍。首先进入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我会以这样的引导语来引导学生:同学们,我国的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蓬莱阁、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蓬莱有仙山,飘渺云海间”的蓬莱阁让人难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令人神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传唱不衰。

今天,我们就跟随范仲淹看看他在《岳阳楼记》中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采用名楼导入,创造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以更好的进入本文的学习。

学习一篇文言文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了解是基础,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最快的把握文章主旨。而对生字词的疏通则可以有效地扫清阅读障碍。在课堂上我会使用预习检测卡,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采用知识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上述两个环节的准备,下面就进入本节课讲解的重头戏,第三环节——阅读探究。在此环节中我又将其细化为整体感知和深入探究两个步骤。

第一步骤,整体感知。我会开展读一读,译一译,理一理活动,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自由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式翻译课文。想一想本文分为哪几个层次?分别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在同学们读过课文之后,我会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一自然段,将不懂的字、词以及句子记下来和小组内同学一起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本段大意,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品评,最后我将进行总结。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分析2-5自然段。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利用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巩固文言文知识积累,激发学生自主翻译的兴趣。突出了第一个重点翻译课文,了解大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在第一段记叙了背景及写作缘由.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岳阳楼外景,抒发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而在第五自然段议论古仁人之心和自己的胸怀抱负.从而将全文分为三个层次,此步骤的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边读边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为接下来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有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接下来就进入第二个步骤,深入探究,根据本文写景抒情言志特点,紧扣教学重难点,我将引导学生从巴陵胜景,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览物之情到探究本文的主旨作者远大的志向,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特色,感受这片千古名篇的魅力所在。在探究景情着一环节,我会首先引导学生质疑,作者写巴陵胜景,首先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景色呢?借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第二自然段,由于本段主要写岳阳楼外景,所以我会以岳阳楼地理位置图做辅助,让学生精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从总体,时间和空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然后细细品味。在学生找出这些句子之后,我会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些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效果,感受洞庭景色湖气势浩大的特点。体味洞庭湖浩瀚无边,变化万千的景象。在学生欣赏洞庭湖景色时,可能会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洞庭湖景色呢?这个时候我会让学生从思考最后一句的感慨和下文的联系中明白作者写洞庭湖景色,为了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引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和感慨。

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好奇,迁客骚人观览了什么不同景物?抒发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借此,我会引导学生从三四自然段体会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我运用有效信息提取法让学生抓关键词语来体会迁客骚人所览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阴雨天气萧条凄凉特点,感受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情感。而通过体会春和景明天气明媚幽静的特点,想象 ……此处隐藏20220个字……多样,多姿多彩。这一特色和全文其他因素共同组成这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

9、【四读课文】——主要目标“写作手法初探”

本文虽是状物抒情散文,但在写法上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顺理成章地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本文采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

本文是作者受朋友之托而写,所以文章有对朋友政绩的叙述,有对岳阳楼景观的出色描绘,有对谪居感受的抒情,更有对人生处世和政治抱负的议论。而这一切都结合得那么和谐那么自然,使记叙为描写服务,描写又为抒情服务,抒情又为议论服务,达到表白心意的目的。

10、课堂小结

《岳阳楼记》流传久远,固然是由于作者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臆历来为人们所赞颂,同时也由于作品中表现了一种非凡的辞采魅力,令人一读一叹,百读不厌,引入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的内容,结束本课的学习和教学任务。

附:【板书设计】

宋山

相关链接:说课稿九年级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说课稿

岳阳楼记说课稿9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却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独特情感的体验,形成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固定化。无疑这样的教学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更不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精髓的感悟力。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来把握,应该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有一个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对文章对作者发表真知灼见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去了解作品的本身,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流经验的反思过程、资料整合的合作过程。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感悟中升华,才能真正使文言文的教学个性化、多样化,从而达到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提出的更高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教学理念

1、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选择古文《岳阳楼记》的扩展课,正是充分考虑到初三学生古文赏析的能力、评价作品的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会感兴趣于作品的文质兼美、立意高远,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在老师的精心的指导下,学生在“能学”、“想学”的前提下,掌握学习古文鉴赏的策略,达到“会学”,为今后探究古文并“坚持学”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实现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构建开放课堂。新课程强调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力争将课堂创设成为探究、交流、合作的阵地。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沟通,在相互启发下补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表述自我的情感与体验。这种自主、活泼的课堂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对于千古咏唱的岳阳楼其资料极其丰富,不是教师所能全部掌握和了解的,充分利用学生智慧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现代媒体参与教师备课,在广度、深度上创建开阔的课堂思维空间。

3、尊重个性体验。教师用赞许的目光和适当的鼓励,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赏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自由。让学生把眼光集于作品的美感美质,关注作者审美意识的投射。引导学生由课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学生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生发开去,引发学生对历史、当代社会周围事的评议,体现自己审美创造的个性。

二、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文,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远。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体现其人格的魅力,仿佛一盏灯,至今仍给人以明示。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较好载体,也是适应新课改创建古文教学多样化的典范课例。

三、学生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有了较深层次的发展。对于文学的欣赏不仅仅停留于感性体验而且具有了理性的分析与较高层次的审美。正是基于培养学生古文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文化品位、倡导个性分析的考虑,我选择了《岳阳楼记》这篇结构美、语言美、立意美的文章并设计了本节拓展性教学。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充分搜集、筛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领会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展示中国古代被誉为“四大名楼”的图片,配以古典音乐。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骚客对岳阳楼的吟诵。

2、合作交流::

尝试以网络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课堂上通过小组成员自主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问题一: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范仲淹选择从那一角度为岳阳楼作记?问题二:文中哪些独到之处使《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形成思维的交锋,师生交流,达成共识。使学生能从审美的角度把握课文本身,理解作者写景意图所在。

4、思维拓展:在对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深入理解,对作者为情设景、缘情抒情的感悟之上,领悟古代仁人志士的志向,更准确把握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而联及近现代的“今仁人”。评论之时充分给予学生言论的自由,让其从感性的体验上升的理性的分析,开拓课堂自由创造的空间。

5、创新训练:在蓄积情势的状态下,以洞庭湖、岳阳楼烟波浩渺、雄伟壮观的实景展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借景抒情写出自己独到的感悟。

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图改变古文教学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过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改下对古文教学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真正达到古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整合,珍视传统文化基因与创新审美相结合。这只是尝试,是一次不成熟的探索,但会促使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岳阳楼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